EN

粤港刑事诉讼的差异与交融|“跨境争议三人行”深圳站活动圆满举行

作者: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
19
09
图片

2025年8月23日下午,由广东省律师协会跨境争议解决法律专业委员会、数字经济法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跨境争议三人行之内地与香港刑事诉讼程序的比较与实务”活动在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吸引了线上线下超过2000人参与,聚焦两地刑事诉讼程序的差异及其实务应对,受到业内广泛关注。




本次活动由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涉外委主任杨新律师主持。


图片



广东省律师协会数字经济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深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本所主任罗振辉律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大湾区是制度交汇的前沿,两地律师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具体案件的解决,更有助于促进规则的互通与理解。


图片



“跨境争议三人行”由广东省律师协会跨境委副秘书长陈少彬律师积极推动,依托跨境委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


图片


1

三地主题分享嘉宾



郑煦乔大律师(香港执业大律师)

主题:《香港刑事司法制度简介》


郑大律师对香港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框架和运行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程序性要求与实务要点。

图片



黄维赞律师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

主题:《跨境贸易的刑事风险识别与防控》

“跨境贸易的刑事风险,往往隐藏在看似合规的合同条款里。”

图片



王宇律师

香港何敦律师行合伙人

主题:《涉港刑事处理的概念差异与难点》

“观念的差异,往往比法律条文的不同更具挑战。”

图片


2

思想互动与总结


三位嘉宾的主题分享后,现场与会者积极提问,线上交流同样热烈。


图片


广东省律师协会跨境争议解决专业委员会委员车艳梅作总结发言,肯定了三位嘉宾的分享,并强调只有在充分理解两地制度语境的基础上,跨境争议解决才能真正落地。


3

活动启示


本次“三人行”的研讨,为涉港及跨境法律实务提供了三点值得关注的启示:


1. 制度差异直接影响案件走向

内地与香港在刑事诉讼程序上的推进方式与逻辑各有特点。律师在处理跨境案件时,不仅要准确理解两地制度规则,还需要在不同程序之间找到衔接点,以确保案件在多法域下能够得到有效处理。


2. 合规前置是防范刑事风险的核心

随着跨境贸易与投资的日益频繁,刑事风险往往隐藏在合同设计、交易结构乃至日常业务流程之中。律师的介入,应当更多前移至合规审查与制度设计阶段,而不仅仅停留在争议发生后的救济环节。


3. 跨境团队协作决定案件处理深度

复杂的跨境案件往往超出单一法域的经验范围。只有通过跨境团队的紧密合作,结合各自对不同制度的理解与实务经验,才能在案件策略、信息沟通和程序操作上实现真正的优势互补。


这些思路不仅为律师执业提供了实践指引,也为企业在跨境经营中防范风险、提升合规能力提供了有益参考。


图片


图片

 简 介 




关于“跨境争议三人行”


“跨境争议三人行”是由广东省律师协会跨境争议解决法律专业委员会创设并重点打造的系列活动品牌,在跨境委副秘书长陈少彬律师积极推动下不断发展。


活动专注于内地与香港地区的跨境法律实务与交流,邀请两地资深法律专家与实务律师,围绕民商事争议解决、内地与国际仲裁、刑事、合规等重点议题开展深度研讨与交流。


凭借专业性、实务性与前瞻性,“三人行”逐渐成长为粤港澳跨境法律服务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为推动两地法律服务的深度融合、促进大湾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的国际化法律服务


作为深耕涉港及跨境法律服务的专业律所,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长期依托大湾区区位优势,建立了与香港及海外法律机构的紧密合作网络,在跨境争议解决、民商事仲裁、国际投资与贸易等领域不断拓展,为客户提供覆盖多法域的综合法律服务。


凭借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员网络,我所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系统化的一站式跨境法律服务,协助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有效应对法律挑战、把握发展机遇,持续践行“本地深耕,全球链接”的服务愿景。